農村污水處理技術是生物處理技術與膜分離技術相結合的一種新工藝,取代了工藝中的二沉池,它可以地進行固液分離,直接使用的中水。又可在生物池內維持高濃度的微生物量,工藝刺余污泥少,較有效地去除気氮,懸浮物和濁度接近于零,中和被大幅度去除,能耗低,面積小。它的工作流程原水一格柵一調節池一泵一生物反應器一循環泵一膜組件—裝置一中水貯池一中水用水。
農村污水處理按處理程度劃分,可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處理。
一級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污染物質,物理處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級處理的要求。經過一級處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達不到排放標準。一級處理屬于二級處理的預處理。
二級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質,去除率可達90%以上,使有機污染物達到排放標準。
三級處理,進一步處理難降解的有機物、氮和磷等能夠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可溶性無機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率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分析法等。
農村污水處理的施工事項:
1)防水:防止地下水滲入,應注意地下水位對池體的影響;應防雨水落入或流入,特別是在福建降雨量大的地區,需做封頂處理,并預留人孔。
2)防漏:防止厭氧池污水滲漏污染周邊池塘和河流等水體或者地下水,池底和池壁需做防滲處理。
3)防臭:微生物厭氧分解有機物,會產生氨氣和硫化氫等臭味氣體,因此需對厭氧池進行密封,必要時可增加除臭裝置,對厭氧池產生的臭味氣體進行原位除臭。
4)氣體導排:厭氧生物膜池應及時導排產生的氣體,避免甲烷在有限空間內富集。